老高速跑上新赛道,仙人山服务区改造为江苏首个“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”
分享到:
发布日期:2025-08-04
1996年,沪宁高速仙人山服务区建成开通,在服务了27年后,开始了改造转型之路。2023年4月,宁沪公司推进智能化及“光伏+”改造,将光伏发电列入重点项目清单,同年11月,仙人山服务区作为示范案例,开启了2.8MWp(兆瓦)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。2025年,经评定,获颁江苏省首个“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”认证证书。
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仙人山零碳服务区在建筑节能优化、节能行为改造、清洁能源转型、绿色环保升级及智慧化管控等五大领域打造“五维一体”绿色转型示范。
为了降低服务区建筑能耗,提高室内舒适度和促进资源循环利用,仙人山服务区改造中大量使用镜面板、树脂瓦、发泡陶瓷空心砖等环保材料,外墙采用纳米陶瓷节能膜技术,实现可见光透射率与红外线阻隔率的平衡,建筑综合能耗降低10%。
在服务区综合楼的改造中,引入物联智能灯具,对497盏筒灯智能化升级,集成色温亮度调节与远程操控功能。照明系统结合了光控与时控技术,可以根据外界亮度和时段自动调节,最大化实现节能效果。
在节约能源的同时,该服务区利用服务区北区闲置用地,建设了2.8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,采用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的发电模式,为服务区提供绿色电力。服务区工作人员介绍说,目前,白天的发电量高于服务区白天的用电量,还有多余的电量可以并入电网。总的来说,年发电量约322万千瓦时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56.32吨。
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能源,服务区还搭载了智慧化管控,通过零碳智慧管控平台,对服务区全环节能耗、排放与管理行为进行全面监控,实现能源高效节约利用及排放有效控制。
(内容摘自《现代快报》,原标题:《谁想出来的好主意?零碳建设走在前,江苏还有低碳动物园、零碳服务区》)